早
点
京腔新韵
杨丹旭
yangdx @sph.com.sg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重启外访的消息最近甚嚣尘上。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星期一(9月5日)报道,哈萨克斯坦外交部当天宣布,中国元首将在9月14日对哈萨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
《华尔街日报》上月也引述消息人士称,中国领导人预计在9月中出访中亚。据报道,北京正在为习近平出席9月15日至16日在乌兹别克斯坦第二大城市撒马尔罕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做准备,届时他或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会面。
如果成行,这将是2020年冠病大流行后,中国领导人首次踏出国门。习近平上一次出国是在2020年1月对缅甸进行国事访问,那次访问后没几天,冠病疫情就在中国大规模蔓延开来。疫情大流行后,中国实施“动态清零”政策,严格管控边境,中国高层在面对面外交上也格外谨慎。截至目前,中共政治局委员中,仅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有出访经历;政治局常委中更是无人在这两年多里踏出国门。
相较之下,中国领导人在疫情前的出访频率甚至超过美国总统。据欧亚集团(Eurasia Group)分析师托马斯(Neil Thomas)去年发布的一份报告,2013年至疫情暴发前,习近平平均每年访问14个国家、待在国外的时间为34天,明显超过他的前任胡锦涛和江泽民,也超过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和特朗普平均每年待在国外的25天和23天。
虽然中国领导人在疫情后仍以视频方式展开外交,但在各类元首峰会的缺席,必然会影响中国与外部世界的交往。尤其在中美紧张加剧、台海局势升温的地缘政治环境下,没有面对面交流,使得建立信任更为困难。
外界之前都把目光放在11月在峇厘岛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峰会上。G20主席国印度尼西亚早前透露,已向中俄领导人发出邀请;印尼总统佐科上月接受彭博社采访时也称,习近平将会参会。不少观察人士预计,峇厘岛峰会将成为习近平在疫情后的首次外访,中美元首也可能在期间举行拜登就任总统后的首次面对面会晤。
不过,从近期的各方消息看,不排除中国领导人今年秋季的外交重头戏,比外界预期来得更早。假如习近平如外媒报道,在9月中出访中亚,这将释出哪些信号?
首先,即将召开的中共二十大大局已定。中共政治局上月底决定,二十大将在10月16日在北京开幕。若习近平在本月中出国,显示中共高层对国内局势的掌控充满信心,二十大的重要人事安排也已尘埃落定,不会在会议召开前出现让人意想不到的变数。
二十大日期公布后不久,中国官方也在9月4日宣布,政治局常委中排在第三位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7日至17日出访俄罗斯、蒙古、尼泊尔和韩国,并在俄罗斯出席东方经济论坛。他将是冠病大流行后,首位外访的政治局常委。栗战书的出访也表明,等待二十大召开已不再是影响高层出访的决定因素。
其次,北京将释出与美国的非盟友,尤其是俄罗斯加强关系的信号。峇厘岛G20预计是疫情后首次全员线下出席的峰会,但经历俄乌战争、中美关系恶化、佩洛西访台等地缘政治变局,来临的G20氛围将与2019年大阪峰会大相径庭,阵营化的可能性更高。
过去两年,美国积极拉拢盟友建立抗中联盟,而地缘政治上的共同利益则让中俄逐渐趋同,并在外交、经济、军事等方面产生合作。莫斯科在佩洛西访台后继续表示支持北京,中国本月初也首度出动海陆空三军部队,派出2000多人参加俄罗斯在远东地区和日本海举行的“东方2022”军演。如果中国领导人出访中亚,并把中俄元首会晤安排在习拜会前,这将释放北京致力于加强与莫斯科联系,建立抗美阵线的信号。
再者,也有乐观者认为,中国领导人两年多来不曾出国的主要原因是疫情,而重启外访可能预示中国会在防疫政策上有所松动。中国舆论近来掀起一场围绕“闭关锁国”的讨论,显示持续高压防疫已让中国社会产生焦虑,对经济受影响、出入境受阻、对外交流受限的担忧,正演变为对官方可能在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上走回头路的恐惧。高层外访因此也被视为一种希望,即在中共二十大后,边境管控可能松动,让民间交流恢复正常化。
截至星期二,中国尚未证实领导人出访的消息,北京将以什么形式展开下来的元首外交仍是未知数,但中国有句老话,见面三分情,无论是国家外交,还是民间交流,总是少不得那三分情。
赞(56)